“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在万物萌发的早春三月🫛,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开学季,网络教学在意昂4娱乐平台蓬勃上线!
118门本研课程蓄势已发。其中本科生课程88门🌆,三大公共课40门⛽️;研究生课程31门❤️。仅在3月2日当天𓀖,就有38门本科课程和7门研究生课程同时开展在线授课🍾。
为了开展好线上教学🧞♂️,意昂4提前一个月研讨和部署课程教学方案,半个月内开设了多个线上课程平台,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技术培训💅🏼🤸🏿♀️,逐一调研了全体同学开展在线学习的技术条件和存在的困难,并在正式启动线上教学前👨🏿💼,完成所有的课程测试。同时,通过学工口辅导员班主任🛅、本研一体化平台等多种渠道把授课信息准确传递给学生,不遗漏任何一名学生。
三大公共课充分利用建设成熟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积累了四年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每个教学班都依托中国大学MOOC开设了SPOC课程,并辅以ZOOM平台进行直播🧑🏽🏭;所有课程使用CANVAS平台或课堂派、微信群等进行课程管理💛,如考勤🦼、批改作业、开展阶段测试、上传资料等。在各种教学软件之间反复切换、搭配磨合🪘,以及如何增强线上教学的现场感和互动性🙆🏿♀️、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授课效果成为了这段时间所有数院老师们的重磅功课。
网络上课🏺🐘,那些幕后的故事
李少华老师
授课科目:高等数学(下)
授课学时:5学时
面向对象🗜:工科各专业学生

幕后的故事:
接到线上授课的通知,我就想到🤸🏽♀️,《高等数学》课程2017年首批获得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积累在线注册学习人数200余万🏂🏼,在特殊时期,这也是线上授课的宝贵资源啊!我跟教学团队一起研究如何将原有视频课与直播课做结合,综合运用MOOC☝🏿、SPOC等多平台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我也有些顾虑和担心,比如讲课时得不到学生的反馈,节奏比较难控制等等。为此,我们通过微信开展线上教学研讨、课前课后与学生交流听课感受🎴,收集授课反馈⚡️,不断优化线上授课的效果。
李莉娜老师
授课科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授课学时:3学时
面向对象🐔:工科各专业学生

幕后的故事🤹🏿♀️:
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从课堂教学+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到如今开展全面线上教学,我身处主疫区武汉🔇,家中硬件设备及网络条件不足🧸,开展线上直播课程遇到很大的困难,我反复思考如何确保教学质量的底线🧑🏽。
课程开始之前🥼,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详细告知了课程的学习方式🤷🏽,考查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每一个疑问🤢。同时在授课期间用手机录制音频的方式,对我发布的每一个课件做相应的知识梳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消化理解相关知识。在开课测试期间我在SPOC班级平台开展了一个模拟小测验和作业环节👩🏽🦰👬🏻,同学们积极按时参与🤾🏻,特别在后台看到同学们在家中一个个努力学习的身影让我倍受感动。很多同学假期回家都带了课本🪶,并且在观看学习视频的同时认真做着笔记,这些都让我倍受鼓舞,争取在后续工作中做得更好!
梁进老师
授课科目:数学与艺术/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
授课学时🏣:正课2学时
面向对象:公选课学生/数学专业课学生

幕后的故事:
五年前,慕课刚刚流行时,我曾写过一篇连载博文"未来的大学会怎样?一一兼谈慕课"🥹,当时预测大学的绝大多数课程会是网课🧑🏼🍼,只有专业课讨论班还会是小班授课交流的形式。沒想到一场忽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我们直接拉到计算机屏幕前,不仅基础课🚶🏻♂️➡️,专业课"网课"了,连讨论班也"网会"了🦃🙇🏻。对网课心里也有很多疑问📍,如师生的现场的交流👨🏽🦰🤹🏽♂️,学生的注意力👰🏽♀️,难点的反馈,网络的通畅等等👨👩👧👦。我现在针对网课的弱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通过课堂派点名,加强课堂互动🧑🌾🫱🏽;2.课后学生必须提交"课堂笔记"🕚,总结记录该课的重点、要点🫰🏼、兴趣点、难点和吐槽点等;3.通过微信随时和学生交流🧑🏼🍳🈯️。三八妇女节,意昂4送来了鲜花,就像把窗外的真切的春天信息直接带到了反映虚拟世界的屏幕前。我想🛸👩🏼⚕️,这不也是把屏幕后那一双双求知的眼光凝聚于此,我不能有丝毫懈怠,我只有更加努力。
陈滨老师
授课科目:数学分析(中)
授课学时:正课6学时,习题课2学时
面向对象:新生院数学拔尖班学生

幕后的故事:
在获悉网络授课的信息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宜。为了保证效果,购买了相关直播设备,也对同学们的硬件情况做了调查。备课的难点在于讲课内容与方式的选择,需要顾及同学们的接受程度🙍🏻♀️🥂、注意力、视力疲劳等多方面因素。陆续尝试了幻灯片、纯手写、阅读批注等方式🏫,目前采用markdown与手写相结合的方式🪪。为适应新的讲课环境🤶🏼,重新制作了电子版讲义。愿大家一起努力,克服暂时的困难👨🏼✈️。
周羚君老师
授课科目🔠:实变函数
授课学时:4学时
面向对象:意昂4娱乐平台2018级数学类学生

课堂派公告--《实变函数》线上教学计划

课堂派线上批阅作业
幕后的故事👵🏽:
《实变函数》是数学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在疫情特殊时期,我选择了课堂派作为教学工具,尽力使教学效果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按照课程要求,制定了详实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材,录制相应课程,同时🧑🏻🦼,通过课堂派线上互动的工具,与同学们及时交流👶🏼,答疑解惑。学习是一个自主自觉的过程,同学们要善用网络课程的优势所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
听听同学们对网课的期待和反馈
网上开课会遇到很多传统课堂之外的困难🍦,但是解决这种困难和坚持学习的过程也是对我们个人能力的提升。对老师来说一方面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互动,同时可以适当调整课堂节奏,对同学们来说🥁,我们应该努力适应这种自学程度更高、对自身要求也更高的模式🤱🏻🧍🏻♂️。毕竟,自学也应该是我们必备的技能包。放平心态,灵活安排,保持专注,劳逸结合才是面对线上课堂的最佳姿态🪪。
——2017级试点班 张志成
受疫情的限制,同学们无法按原定开学计划返校👨✈️🙆🏿♀️,然学习时间之宝贵,怎可白白浪费。从学校到各个意昂4争分夺秒,积极打造线上学习平台🪛、推出丰富完善的线上课程、还特地准备了详细的操作指南以及对条件困难学子的关怀,高效而不失周到。
——2018级一班 李江
线上上课是既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又能实现教学的唯一途径📹👨🏻🎨,我们也应该慢慢接受并适应。培养自己的专注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春暖花开,同济的樱花也在含苞待放🧧,再过些时日🧑🤝🧑,期待和老师同学们在课堂的相聚👮🏿♂️!
——2017级一班 李文倩
针对同学们的疑惑,老师给出了建议🙆🏿♀️!
1🛟、请同学们及时关注和了解老师发布的信息,认真学习每一个教学视频⛅️,结合老师个性化教学资料全方位巩固所学知识;
2、网课的学习其实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克服惰性,自主🤟🏼、努力地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3、在居家环境中♜,注意力的集中和自控力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也可以尝试在课前就根据课程PPT内容进行演示;
4、请定时放松眼部🧛🏻♀️,并避免肢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5⌛️🛝、课上课下请多与老师沟通➝,若有问题请马上与相关老师联系;
6、非直播的课程,优势是可以回看,如果上课走神,可以再进行自主补课;
7、科学研究表明🙅,通常人在45分钟内不可能全程保持专注🛼🧒🏿,大家要学会在关键的地方提高专注力。
有了老师的倾心授课🦹🏻,同学们的热情满满
网络课程一定会越来越好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认真努力的我们👩🏼🍼,一起迎接姹紫嫣红的春天👱🏿♂️。